close

  getImage.jpg

法月綸太郎《為了賴子》2014年(獨步)

  在談論這本書之前,筆者想談談推理小說帶給筆者的喜悅感從何而來,不同於大多數的推理評論人或者推理小說愛好者,其實我並不喜歡被欺騙的感覺,並非所有的欺騙都不可忍受,有些刻意、迂迴的,因此失去合理性的推理小說我是無法接受的,我就是在說敘述性詭計這回事,有些敘述性詭計雖然成功的欺騙讀者,但究其書寫的狀況和發生的情況,並不會有這樣的敘述方式,例如就讀長青學校的老人並不會自稱自己是高中生,對我就是酸《櫻樹抽芽時,想你》。

  但這本小說卻是合理了他的敘述性詭計,他用了兩個互相矛盾的情感來鋪承這個詭計,其實看得出來那個父親情緒是有矛盾的,妻子半身不遂就把希望放在女兒身上,而女兒的死亡逼得父親去尋找真相,然而父親基於恨意將他認為的兇手給親手殺掉了,然而隨著主角法月綸太郎的抽絲剝繭,才發現真相不如那個父親所寫的一般單純,他妥善的處理了兩種矛盾情感的發生和改變,從而鋪承了賴子行為和賴子父親行為的動機,也準卻製造了一個情況,也就是真兇必須殺掉對方才能達成他的目的,當然可以想像書中賴子的心境,被當成了害母親半身不遂的兇手,害死了母親肚子裡的弟弟,從而希望成為母親的替代品,僅僅只是渴望父親的關愛,成了這一系列悲劇的開端,然而沒有人是為了她著想的,沒有人是愛她的,僅有偵探最後揭發了真相,親自告訴了她的父親賴子的心境,讓他的父親在不辱名譽下的情況自殺,算是僅有一位為了賴子說話的人,然而可怕倒不是兇手另有他人,而是有個並非偵探人完全知道真相,如此而已。

 

  這本小說緊緊扣住了我的情緒,包含前面試圖欺騙我的父親復仇的情緒,到後面賴子的孤獨無辜、父親的厭惡到妻子的腹黑,最後是偵探的無力感,每個角色的充分扮演好了他自己的角色,被害者很無辜、偵探很鉅細靡遺、兇手很可惡、幕後黑手令人不寒而慄,從而在我闔上書本的同時,仍在我腦海不停反覆激盪,並試圖為了賴子這個悲劇角色找出個可能圓滿的結局,而這篇心得文也勉強是為了賴子所寫的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四河徵信 的頭像
    四河徵信

    四河徵信的後花園

    四河徵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